1.安装
1、下载你需要的版本 iPerf - The TCP, UDP and SCTP network
2、Windows 下不用安装,将下载好的文件解压,解压后文件夹中包含两个文件 cygwin1.dll
和 iperf3.exe
直接 cmd 进目录执行
3、linux 下在对应系统的 RPM
包 , 将RPM
包上传至服务器,安装RPM包。
$ rpm -i iperf3-3.1.3-1.fc24.x86_64.rpm
# 检查是否安装成功
$ iperf3 -version
2.使用
- 启动服务端
$ iperf3 -s
参数说明:
参数 | 含义和示例 |
---|---|
-s | 将iperf以server模式启动,例如:iperf3-s,iperf3默认启动的监听端口 |
-p | 默认启动的监听端口为 5201,可以通过"-p"选项修改默认监听端口,例如: iperf3 -s -p 1234 |
-D | 将iperf作为后台守护进程运行,例如∶ iperf3 -s -D |
- 客户端使用
$ iperf3.exe -c 10.248.30.229
参数说明:
参数 | 含义和示例 | ||
---|---|---|---|
-c | 将iperf以client模式启动 例如:iperf3 -c 192.168.12.168,其中 192.168.12.168是server端的IP 地址 | ||
-u | 指定使用UDP协议 | ||
-b [K\ | M\ | G] | 指定UDP模式使用的带寛,单位bits/seco此选项与选项相关。默认 值是 1 Mbit/sec |
-t | 指定传输数据包的总时间。iperf将在指定的时间内,重复发送指定长度的 数据包。默认是10秒钟 | ||
-n [K\ | M\ | G] | 指定传输数据包的字节数,例如:iperf3-c 192.168.12.168-n 100M |
-I | 指定读写缓冲区的长度。TCP方式默认大小为8KB, UDP方式默认大小为 1470字节 | ||
-P | 指定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使用的线程数。默认是1个线程。需要客户端与服 务器端同时使用此参数 | ||
-R | 切换数据发送接收模式,例如默认客户端发送,服务器端接收,设置此参 数后,数据流向变为客户端接收,服务器端发送 | ||
-w | 指定套接字缓冲区大小,在TCP方式下,此设置为TCP窗口的大小。在 UDP方式下,此设置为接受UDP数据包的缓冲区大小,用来限制可以接收 数据包的最大值 | ||
-B | 用来绑定一个主机地址或接口,这个参数仅用于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主 机。在UDP模式下,此参数用于绑定和加入一个多播组 | ||
-M | 设置TCP最大信息段的值 | ||
-N | 设置TCP无延时 |
3.使用演示
Win 中启动服务端
[root@backed2 iperfTest]# iperf3.exe -s
8VUMMK9%5D2.png)
- 基础测试
iperf3.exe -c 10.248.30.229 -t 20
- 进阶测试
iperf3 -u -c 10.248.30.229 -b 200M -i 1 -t 60 -l 300
以上表示使用udp进行测试; -c 为客户端运行并要指定服务端的IP地址;-b 表示使用的测试带宽;-i 表示每次报告的间隔,
单位为秒;-t 表示以时间为测试结束条件进行测试,默认为 10 秒; -l 用于设置包的大小 (UDP包大小设置为300字节,PPS数值接近研发估算的dMCU实际使用情况,即每100M流量对应40K PPS)
单位为秒;-t 表示以时间为测试结束条件进行测试,默认为 10 秒; -l 用于设置包的大小 (UDP包大小设置为300字节,PPS数值接近研发估算的dMCU实际使用情况,即每100M流量对应40K PPS)
4.常见问题
1.客户端没反应?
- 检查下服务端端口开没开放,一般都是这个原因
2.多台客户端测试同一个服务端?
- 抱歉,不支持多对一 ,只能一对一测试
3.客户端和服务端?
- 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是一样的程序
4.win和lin的区别?
- win和lin的用法没有区别,命令啥都是一样的,都可以充当服务端或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