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由于 RSSHub
官方被墙以及数个国区 RSS
下架,加上国外 RSS
提供商也陆续被墙,目前很多RSS
都需要科学上网了,就我个人而言,无法割舍 RSS
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以下两点
1. 没有遗漏地收取信息——像少数派首页新的文章、教务系统新的通知等,都是我不希望有遗漏的信息
2. 集中地收取信息——我是个很怕麻烦的的人,要我时不时地打开微博、Twitter、Instagram、YouTube
、哔哩哔哩……去翻看我所有关注的人有没有更新,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
RSS
服务就契合了这两个需求,我只需要打开阅读器就能接收所有信息,而「未读」标记则可以提醒我遗漏了哪些重要的信息。
不过问题的解决并不困难,我之前的方案是使用 Huginn、Feed43 之类的工具,通过抓取网站页面特定段落的更新,来生成 RSS 订阅源。这些工具大多只需要有一定的 HTML
和 Linux
基础就能使用。总之,不支持 RSS 订阅的网站,你可以用 RSSHub 搞定它!
服务说明
本站的免费RSS地址: https://rss.itggg.cn
基于官方PM2
部署,使用Redis
缓存机制,并加入定时job
,2
天同步一次功能及路由更新,详细使用方法请参考官方文档,只需把域名改为本站提供的域名就行了,只要小站还在,服务就会一直提供下去。
RSSHub 订阅源的制作
与 Huginn、Feed43
等工具类似,RSSHub
在大部分网站上也是通过抓取网页的方式获得订阅源,不同的是在 RSSHub
中,已经完成了对抓取规则的编写,只需要用户简单的编辑下地址即可。
比如我希望订阅 YouTube
上 Linus Tech Tips 的视频,我在网页上找到 LTT 的用户名是「LinusTechTips」
,根据 RSSHub
的 官方文档,我只需要在 https://rsshub.app/youtube/user/
之后加上这个用户名,即 https://rsshub.app/youtube/user/LinusTechTips
,一个订阅源就制作完成了。
RSSHub
上目前提供各类型的、总计超过 100
个网站的订阅源制作,而且随着参与者队伍的壮大,订阅源的数量还在快速上升中。从社交媒体到教务通知、从程序跟新到气象预警,只要你能想到的都会有不同的参与者开发完成。其中部分网站还提供多种订阅方式,比如 YouTube
可以订阅用户和频道、Telegram
可以订阅频道和贴纸包等等。
RSSHub 订阅源的过滤
对于某些更新量较大的订阅源,我们可能会希望剔除掉不需要的信息,除开各类阅读器提供的过滤选项,RSSHub
本身也提供各种过滤参数,只需要添加到订阅源地址上即可。
比如,Pixiv
周排行榜每次都会推送前 30
名的作品,如果我只希望接收前 10
名的推送,只需要在订阅源 https://rsshub.app/pixiv/ranking/week
之后加上 ?limit=10
这一参数即可。
再比如,我不想在 Pixiv
周排行榜中看到关于 miku
的作品,只需要在订阅源后面加上 ?filterout=miku
这个参数,那就不会收到标题和描述里带有 miku
的推送。
其他的通用过滤参数和部分网站的专用过滤参数就不一一列举了,不过要提的是部分参数不能同时使用,比如我们无法用 ?limit=10?filterout=miku
这一参数在只接收前 10 作品的同时过滤掉关于 miku 的作品,具体见 官方文档。
特殊路由
部分RSS模块
需配置Token
或API
,目前已支持如下:
- pixiv
- disqus
- youtube
- github
- 语雀
- Last.fm
后记
RSS
的用户很容易染上无节制地增加订阅源的习惯,尤其是学会使用订阅源制作工具后,走马观花式地扫几眼后,直接按下「全部已读」变成常态。个人认为如果希望保证 RSS
阅读的体验,就要在这方面加以克制,避免自己的阅读器中充斥大量混乱的信息。
19 comments
不支持抖音,不知道是去掉了这个支持,还是rsshub 本身路由规则的问题
rsshub 本身路由规则的问题,我这边的代码是同步github
有什么项目可以调用rss之后的json么?直接看json的话,不容易看啊
wok,这个网站居然还有自动朗读功能!!!!!!!!!是怎么做到的哇
twitter和pixiv是不是不行了
微信路由二十次幂网址变更没法订阅怎么办?
啥玩意儿,能说具体点吗?
博主,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,我这边的政府网站是以.shtml为后缀的,请问这种情况如何使用rss?
看下官方的 RSSHUB 路由有没有这个地址的
谢谢您!
不客气 哈哈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感谢分享
太棒了
你更棒!
白嫖了 哈哈
非常感谢
客气 客气 大佬来访
(๑•ั็ω•็ั๑)迷の感动
嘿嘿,感谢大佬
哈哈,不必客气,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共享。